3月7日晚,我院主办的“中外文化十讲”高水平讲座式课程第二期第二讲在军工路校区举办。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、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姜鹏为同学们讲述了读史为何需要“通”。
姜老师从《资治通鉴》这一经典的编年体通史讲起,指明《资治通鉴》以与王朝密切相关的人物、事件为核心,既不是断代史,也不是专门史。“通”的含义在于跳出就事论事、以人论事的窠臼,全面地看待问题。姜老师将“以相对长的时间跨度看待问题”这一论点的引例聚焦在曹氏政权与司马氏政权期间“唯才是举”还是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提出的“德在才先”的争论上,反思“才”与“德”关系。司马光主张在没有圣人、君子可以选择的时候,宁愿用愚人也不用有才无德的小人,只因愚人“譬如乳狗搏人,人得而制之”。反观曹操三道“求贤令”,正面效果是不拘一格用人才,短期为事业成功奠定基础,负面效果则是在曹魏后期前面选出来的“才”同样颠覆了曹氏王朝,可谓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”。从“嘉平政变”到魏晋禅代,再到“八王之乱”,“唯才是举”中隐藏的小人果如司马光所言在曹操去世后成了“国之乱臣”,而真正仁义道德的坚守者,如看似行为荒诞的“竹林七贤”已经远离政治中心。司马光所论“德在才先”是经,曹操采取“唯才是举”是权。即人们的行动路径,既需要尊重常识,依经而行,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达权变。如何分清何者为“经”,何者为“权”,需要我们用长时段的眼光观察历史,切忌从半截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。
姜老师将哲学道理变为浅显易懂的例子,妙趣横生,同时将当下与历史相结合对照,反思社会现实,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,笑声不断。